課程資訊
課程名稱
社會工作理論
SOCIAL WORK THEORY 
開課學期
96-1 
授課對象
社會科學院  社會工作學研究所  
授課教師
古允文 
課號
SW7001 
課程識別碼
330 M1000 
班次
 
學分
全/半年
半年 
必/選修
必帶 
上課時間
星期一6,7,8(13:20~16:20) 
上課地點
社114 
備註
限本系所學生(含輔系、雙修生)
總人數上限:18人 
 
課程簡介影片
 
核心能力關聯
核心能力與課程規劃關聯圖
課程大綱
為確保您我的權利,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不得非法影印
課程概述

一、 課程名稱:社會工作理論(Social Work Theories)
二、 授課教師:古允文教授
三、 開授年級:碩班
四、 學分數:3學分
五、 課程目標:社會工作作為一個人群服務的專業,有其特殊解釋人類問題與處理方式的理論角度。隨著1920年代在專業化的要求下引進心理分析觀點,微視(micro)觀的社會工作理論成為主流,也導致社會工作與心理、輔諮之間難分的淵源;但社區工作濫觴的社會改革思潮,也在二次世界大戰後的福利國家發展中,逐步轉化成巨視面(macro)的社會福利政策與制度;晚近更因非營利組織的大量成長、以及責信與績效的要求日增,中視(meso)的理論也逐步抬頭。在這樣的背景下,本課程所界定的社會工作理論將不侷限在傳統微觀面的理論模式,而希望能同時涵蓋中視與巨視面的部分。課程進行將採講授、導讀與討論並重的方式,期使學生對社會工作理論有完整的認識。
六、 評量方式:包含學生出席課堂的情形、指定文獻的整理報告、以及最後之期末書面報告(不得少於10,000字)。
七、 主要教科書:
宋麗玉、曾華源、施教裕、鄭麗珍等著(2002)。《社會工作理論》。台北:洪葉。
朱道凱、蘇采禾譯(2005)。《社會工作概論》。台北:群學。
Mullard, M. and Spicker, P. (1998). Social Policy in a Changing Society. London: Routledge.
Fitzpatrick, Tony (2001). Welfare Theory: An Introduction. London: Palgrave.
Deacon, Alan (2002). Perspectives on Welfare. Buckingham: Open University.
Pane, M. (1997). Modern Social Work Theory (2nd edition). London: Macmilan.
其他相關期刊論文。

 

課程目標
 
課程要求
 
預期每週課後學習時數
 
Office Hours
 
指定閱讀
 
參考書目
 
評量方式
(僅供參考)
   
課程進度
週次
日期
單元主題
無資料